2月25日,A股回調,指數、板塊、個股收跌居多,日成交額萎縮至1.93萬億元。
今年以來,在DeepSeek帶動下,科技股持續上漲。A股接下來如何演繹,科技股能否繼續入場?
受訪人士認為,短期內資金分歧或進一步加劇,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當前政策預期與產業趨勢共振的格局未變,回調更多是上漲過程中的正常波動。
3735只個股收跌
今日,A股低開后一度回升,但午后又轉頭下行。滬指收跌0.8%報3346.04點,創業板指收跌1.13%報2240.59點。科創50逆勢飄紅,但滬深300、上證50、北證50跌幅均超過1%。市場共計1573只個股收漲,漲停股65只;3735只個股收跌,跌停股7只,比如近期持續上漲的拓維信息今日跌停。
就A股日成交額來看,上周五及本周一日成交額均突破2萬億元,今日成交額縮量至1.93萬億元。
就板塊來看,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2個行業飄紅,其余飄綠。機械設備、汽車板塊微漲,13個板塊跌幅超過1%。
A股整體飄綠行情下,機器人執行器、AI(人工智能)眼鏡、華為汽車等相關概念板塊逆勢飄紅。
壁虎資本基金經理陳雯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整體來看,今日A股市場處于多空交織的狀態。一方面,前期漲幅過大的機器人、人工智能、半導體等科技股可能面臨調整壓力;另一方面,在政策驅動下,消費電子、固態電池等仍有一定資金追捧。從中長期來看,科技板塊將對市場長期行情形成支持。
“從技術面看,上證指數近期已觸及去年10月至12月的震蕩區間上沿,短期獲利盤拋壓較大。”飛旋兄弟投資董事長陳旋對記者分析,美股科技股大幅調整,引發A股AI算力、應用等高位科技板塊跟隨回調。當前政策預期與產業趨勢共振的格局未變,回調更多是上漲過程中的正常波動。
恒生前海基金方面認為,短期內資金分歧或進一步加劇,部分資金選擇獲利出局,從而給市場帶來短期壓力。
科技股機會幾何
在DeepSeek推動下,AI、芯片等科技板塊大幅上漲。申萬一級行業中,科技板塊漲幅靠前,年內計算機板塊累計漲幅超過21%,機械設備、汽車、電子、通信漲幅均超過11%。那么,科技股還能入場嗎?
“AI、芯片等科技股仍可以入場,牛市初期每一次大盤回調都是買點。建議投資者可以采取高低切換+多線布局策略。”陳旋表示,可減持漲幅過大的DeepSeek概念股,增配低位補漲的存儲概念股,數字基建等方向。同時關注政策催化板塊:工業母機、汽車板塊受益設備更新政策,農業科技受中央一號文件催化也有投資機會。倉位管理上,建議維持六成,利用震蕩區間下沿分批加倉優質科技龍頭。
從技術發展驅動,以及AI技術不斷突破來看,陳雯也認為,AI、芯片等科技股仍有機會入場。未來多模態技術的落地,以及在智能手機、智能眼鏡等AI應用拓展,都將為AI、芯片等科技股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從產業投資來看,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在云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期將超越過去10年的總和,這有望帶動AI芯片等相關產業的需求增長,為相關企業帶來業務機會。政策上,兩會即將召開,市場對科技產業(如AI、半導體)政策預期升溫。
“DeepSeek對國內科技股的后市影響較為積極,行情向縱深演繹可能性較大。”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兼高級研究員包金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具體看好以下幾個方向:一是算力。算力是AI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隨著DeepSeek等大模型的推廣,算力需求將持續爆發。二是端側AI。AI手機、AIPC、智能穿戴與家居等端側設備在AI加持下,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不斷升級,市場前景廣闊。三是機器人。機器人的智能化需要強大的軟件支持,DeepSeek的技術可以為機器人的語言交互、任務規劃、環境感知等方面提供支持。
富榮基金基金經理李延崢則告訴記者,當下國內宏觀及微觀環境并未出現大的邊際變化,鑒于AI產業趨勢出現較大向上轉折,當前仍應聚焦以產業趨勢為主導的科技產業鏈,圍繞未來成長空間廣闊、2025年有業績高增預期或者困境反轉預期的細分行業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