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失聯”的智駕公司縱目科技創始人“現身”了。
2月27日消息,據《中國企業家》報道,縱目科技創始人兼CEO唐銳以書面形式回應了相關“失聯”傳聞,稱自己并未失聯,目前正在積極尋求海外融資。此前縱目科技深陷輿論漩渦,“創始人跑路失聯”“全員欠薪”“社保斷繳” 等一系列消息在業內傳開。
報道稱,唐銳承認在與聯席CEO商議之后于春節之前離開國內,且至今暫未回國,理由是“希望能夠在業務重整期間在海外尋求蠶叢(機器人)新的落地業務機會和資金,以推動公司走出困境,尋找跳出盒子的解法。”
他還透露,目前每天仍保持高強度工作,和股東、股東成立的應急小組、部分公司同事,以及相關部門、合作方等保持高頻溝通以解決問題。
早在去年11月,據媒體報道,公司向全體員工宣布執行臨時工資發放方案,員工工資發放上限為1萬塊,取消2023年績效,暫緩發放2024年13薪,并承諾融資到位后補發。
到了2025年1月26日,唐銳在全員會上承諾 “春節前融資到賬”,還透露正與某寧波上市公司洽談業務并購。但次日,公司斷繳700多名員工社保,高管集體離職,公司陷入混亂。
2月8日,縱目科技上海總部斷電封樓,保安監督員工取走私人物品,唐銳被曝“失聯”,IP顯示在日本,釘釘群 “已讀不回”。
針對1月26日至27日凌晨部分高管私自轉移88萬元保供款一事,唐銳回應稱,自己是事后得知此事,該決策在當時有一定合理性,但決策高度和質量不夠,流程也存在較多不合規性,且領取款項的員工事后并未盡職工作。
唐銳還表示,目前由于社保繳納問題,大部分員工包括管理團隊已處于離職狀態,但部分核心技術骨干和極個別管理團隊成員仍在盡力維持業務和推動重整。
官網資料顯示,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在自動駕駛領域曾有出色表現,2015年至2023年完成A輪到E輪融資,總融資額超22億元,估值超90億元。但因市場競爭加劇、商業模式瓶頸以及三次沖擊IPO未果,公司逐漸陷入財務困境。而唐銳同時也是蠶叢機器人的創始人,該公司主要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聚焦智慧能源領域。
如今,唐銳希望通過海外融資和業務重整,帶領縱目科技走出困境,但是否能如愿仍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