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2025-05-01 09:24
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自2025年4月17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運行,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4月30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4月17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記者注意到,本輪是2025年第9次調價,也是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的第2次擱淺。據隆眾資訊統計,若將此次擱淺包含在內,2025年成品油調價呈現“三漲四跌兩擱淺”的格局。至此,國內汽、柴油價格較去年底分別下跌425元/噸、410元/噸。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畢明欣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走勢震蕩下行。具體來看,期初歐佩克部分產油國將實施補償性減產的消息對油價起到了支撐作用,此后石油供應增加的預期令油價再度承壓。全球前兩大原油消費國互征關稅,導致雙邊貿易流量驟降,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令全球經濟增長和燃料需求增加的預期降溫,原油價格下行。
“從供應端來看,‘歐佩克+’維持小幅增產態勢,6月能否進一步加大增產力度尚不確定。同時,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困難,美國對伊朗等產油國的制裁立場延續,供應端尚無明顯過剩風險。”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炳娟表示,若美國關稅減免政策落地,將減弱市場對需求前景的憂慮。此外近期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雙雙下降,也為市場帶來一定信心。
展望后市,畢明欣認為,雖然美國推遲了部分國家“對等關稅”的執行時間,但由貿易戰引發的經濟衰退及能源需求下降的預期依然不減。此外,“歐佩克+”內部對于原油產量的分歧,放大原油供應的風險。預計“五一”期間全球原油市場依舊面臨著較大的調整壓力。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