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于產業鏈的執念不可小覷!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下周將宣布有關藥品成本的重大消息,“因為我們一直被占便宜”。他認為,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藥品成本被高估。該命令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化審查程序,并與美國國內制造商合作,在設施上線之前提供早期支持。
受此影響,今天整個醫療板塊走勢較為低迷。港股醫藥外包概念跳水,百奧賽圖一度跌超12%,三生制藥跌超7%,石藥集團跌近6%。維亞生物、藥明合聯、藥明生物、藥明巨諾等跌幅較大。
特朗普又搞事情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于當地時間周一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縮短批準美國國內制藥廠的時間,作為鼓勵國內制造的新法規的一部分。
該命令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化審查程序,并與美國國內制造商合作,在設施上線之前提供早期支持。
命令要求,衛生監管機構加強對外國生產商主動成分來源報告的執行,并“考慮公開展示不遵守規定的設施名單”。FDA專員馬蒂·馬卡里在簽署行政命令時表示,FDA計劃開始對海外工廠進行突擊檢查,他表示此舉將使監管更加符合美國的要求。該命令還指示環境保護署加快設施建設。
特朗普的行政令還指示美國環境保護署“加快建設與藥品及其成分生產相關的設施”。此外,該行政令還確保負責頒發國內制藥廠許可證的聯邦機構指定一個單一聯絡點來協調申請,并獲得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的支持。
這些行動是特朗普將藥品制造轉移到美國的最新舉措。近幾個月來,他一再威脅要對進口的藥品征收關稅,這些藥品長期免于貿易戰。
分析師估計,建造一個新的制造廠可能至少需要五年時間。但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此長的時間表“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是不可接受的”。
特朗普在情況說明書中表示:“我們不想從其他國家購買藥品,因為如果我們陷入戰爭,遇到問題,我們希望能夠自己生產。隨著我們對未來的投資,我們將永久性地把我們的醫療供應鏈帶回國內。我們將在美國本土生產醫療用品、藥品和治療方案。”特朗普在一份聲明中說。
上個月,特朗普政府啟動了對進口藥品和半導體的調查,并尋求對這兩個行業征收關稅,理由是廣泛依賴外國生產的藥品和芯片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盡管對任何特定部門的稅率和時間安排幾乎沒有明確說明。
受此影響,今天港股市場醫藥股多數殺跌。百奧賽圖一度跌超12%,三生制藥跌超7%,石藥集團跌近6%,藥明系亦是全線跳水。相比今天強勢的市場,醫藥股今天的走勢是比較弱的。
關稅也近了?
該命令是在特朗普計劃對進口到美國的藥品征收關稅之前發布的。這些潛在的征稅已經引發了禮來等制藥商的新一輪美國國內制造業投資浪潮。
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一還告訴記者,他將在未來兩周內宣布針對藥品的關稅。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披露,已啟動所謂的“232條款”調查,以調查進口某些藥品如何影響國家安全——此舉被廣泛視為對藥品征收關稅的前奏。
然而,一些制藥公司開始抵制特朗普的計劃。例如,輝瑞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布爾拉上周表示,關稅威脅阻礙了該公司在美國進一步投資研發和制造。
近幾十年來,美國制藥業的制造業規模大幅萎縮。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大部分所謂的藥品活性成分的生產已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和其他生產環節的成本更低。
根據咨詢公司安永的分析,僅在2023年,美國就進口了價值2030億美元的醫藥產品,其中73%來自歐洲,主要是愛爾蘭、德國和瑞士。
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4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制造業回流有助于增強藥品供應鏈的穩健性,降低中斷風險。
不過,GlobalData表示,這可能會推高生產成本和藥品價格,引發人們對藥品負擔能力的擔憂。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