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芯片企業計劃IPO。
近日,證監會IPO輔導公示系統顯示,粵芯半導體已向廣東證監局提交IPO輔導備案,啟動A股上市進程,輔導機構為廣發證券。
粵芯半導體是專注模擬芯片制造的12英寸芯片制造公司,擁有廣州第一條12英寸芯片生產線,也是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率先進入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平臺。其官網顯示,粵芯半導體項目計劃分為三期進行,三期建設全部完成投產后,將實現月產近8萬片12英寸晶圓的高端模擬芯片制造產能規模。
據了解,公司2019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一期、二期生產線正式量產,產能超4萬片。2022年8月,公司三期項目啟動建設,瞄準工業電子和汽車電子領域亟需方向,專注模擬芯片,在已有技術平臺基礎上重點聚焦工藝平臺質量規格的精進。
從進展來看,粵芯半導體官方公眾號顯示,去年12月28日,公司新建12英寸集成電路模擬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三期)通線儀式在粵芯三期項目園區舉行。三期項目總投資162.5億元,占地2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項目采用180-90nm制程技術,打造工業級和車規級模擬特色工藝平臺,預計新增月產能4萬片晶圓,達產產值約40億元。
作為廣東半導體制造的“拓荒者”,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股東中既有廣州產投、廣汽、上汽、北汽等國有資本,也涵蓋盈科資本、新鼎資本、越秀產業基金、華登國際、蘭璞創投等產業投資機構。
股權結構方面,公司股權結構較分散,無控股股東。企查查顯示,廣州譽芯眾誠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6.88%,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持股11.29%,廣州科學城持股9.82%,分別位列二三位。
據悉,2022年,粵芯半導體首登《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估值為155億元。隨后的2023年和2024年,該公司連續2次以160億元的企業估值入選。
證券時報記者觀察,近期國內芯片產業鏈企業上市動作不斷。例如,4月17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銳石創芯已完成A股上市輔導備案。銳石創芯是一家專注于4G/5G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模組的研發、制造及銷售企業。
再如,4月27日晚間,納芯微(688052)公告稱,公司已于4月25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納芯微是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公司,公司專注于圍繞下游應用場景組織產品開發,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產品方向。
4月29日,紫光同創亦完成上市輔導備案,其上市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該公司專業從事可編程系統平臺芯片(FPGA)及其配套EDA開發工具的研發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