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
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線下展在廣州圓滿落幕。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本屆廣交會到會境外采購商人數再創新高,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
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938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廣交會(下同)增長17.3%。新老采購商踴躍參會,到會人數分別達171750人、117188人,分別增長14.6%、21.4%。新興市場仍是廣交會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采購商187450人,增長17.4%,占比達64.9%。金磚國家采購商72417人,增長24.1%。RCEP成員國采購商64808人,增長6.9%。歐美采購商51862人,增長3.4%。共有140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增長17.6%。頭部跨國采購企業達376家,創歷史新高。
本屆廣交會現場意向出口成交持續增長?,F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增長3%。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是拉動成交增長的重要引擎,傳統市場成交保持穩定。參展企業普遍反映,質量性能好、創新特點強、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更受青睞,境外采購商下單積極,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的信心。
意向出口成交的持續增長更離不開中國外貿企業的持續創新。本屆廣交會上,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大量涌現,綠色低碳、智能化產品廣受關注,成為撬動訂單和開拓市場的有力支點,外貿新動能加速釋放。企業現場展示產品超455萬件,其中新產品102萬件、綠色低碳產品88萬件、智能產品32萬件。首次設立的服務機器人專區火爆“出圈”,46家國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展出60個細分領域的500多種機器人,企業日均接待客戶超300人次。廣交會設計創新獎(CF獎)展示廳集中展示147件獲獎產品,吸引超4萬人次到訪。
廣交會線上平臺同樣活躍。本屆廣交會線上參會境外采購商527185人,來自全球229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437.37萬次。廣交會APP升級推出面向采購商和供應商的兩個版本APP,功能進一步優化,實現從行程規劃到客戶復盤全鏈路數字化,365天貿易配對持續激活潛在合作,累計下載安裝超過32萬人次。
本屆廣交會積極服務國家穩外貿工作部署,除鄉村振興等展區(專區)全免展位費外,對出口展參展企業按50%減免展位費,以實際行動幫助企業更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得到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好評。
此外,據介紹,第138屆廣交會將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辦,展位申請工作已于5月1日啟動。